索 引 號: | 000014349/2021-43006 | 主題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組配分類: | 區政府辦文件 | 體裁分類: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1-04-27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區政府辦公室轉發區城市管理局關于2021年鼓樓區城市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鼓政辦〔2021〕17號 | 關 鍵 詞: | 城市管理;工作意見;通知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區政府辦公室轉發區城市管理局關于2021年鼓樓區城市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各直屬單位:
區政府同意區城市管理局擬定的《2021年鼓樓區城市管理工作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鼓樓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4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1年鼓樓區城市管理工作意見
2021年,鼓樓區城市管理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緊緊圍繞“首善之區、幸福鼓樓”和“四個全域”奮斗目標,聚焦爭先創特、揚長補短、固底強基,著力強化首善意識、改革意識、節點意識,堅持一張藍圖繪全區、一個標準量全域,加快推動南北均衡發展,按照“一年強基、兩年提升、三年超越”工作思路,用開放、創新、改革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持續打好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堅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書寫新時代鼓樓城市治理新篇章。
一、堅持“一個中心”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順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奮力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首善之區,以改革創新、貼心服務、精細管理、嚴格執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人民追求的創新鼓樓、人民期待的富強鼓樓、人民向往的美麗鼓樓、人民熱愛的幸福鼓樓。
二、抓住“兩個關鍵”
一是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加大城管干部“選、用、育、管”力度,打通渠道,推動干部科學合理有序流動。通過實施“建庫儲備一批、掛職鍛煉一批、大膽提拔一批、培訓提高一批”四個一批工程,著力解決全區城管干部格局站位不高、綜合素質不強、儲備力量不足等問題,為鼓樓高質量發展錘煉和儲備后備力量。
二是抓住城市長效治理這個關鍵。堅持品質至上、結果為上,建立完善城市長效常態機制,在空白處堵漏洞、隱蔽處找死角、反彈處施長策、頑疾處開良方,切實解決一批制約高質量發展、影響城市形象、群眾反響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守住強項、放大優勢,補齊短板、縮小差距,以一流的目標和干勁推動城市管理在全市爭先進位。
三、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從“管”向“治”轉變。推進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模式。
二是從“表”向“內”轉變。從注重對事件、部件的表面管理轉變為側重人的內在文明素養提升,增強市民制度、規則意識。
三是從“點”向“面”轉變。城市管理更全面更深層次地向多部門橫向協作和“市、區、街、第三方、市民”縱向聯動轉變,以點上突破帶動全域提升。
四、樹牢“四個理念”
一是樹牢大局理念。強化全區城管系統“一盤棋”思想,樹立“統”的理念和方法,健全“整”的機制和平臺,變“單兵突進”為“集團推進”,完善“屬地管理、責權明確、條塊聯動、監管有力、執法嚴格”的城市治理體系,構建起“行業引領、部門統領、區街聯動、街社兜底”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二是樹牢創新理念。堅持改革創新,打破思維定勢,變封閉式思維為開放型思維,切實解決“守成”“守望”“守舊”的思想意識和觀念,牢固樹立“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憂患意識,創新工作方法,以領先的思路、機制、氛圍,破解難題、加快發展。
????三是樹牢標準理念。堅持“首善之區、幸福鼓樓”發展愿景不動搖,把“首善”的要求、“第一”的標準貫穿于城市管理領域全過程,全面提高鼓樓首位度。按照“一天不能耽誤、半點不能馬虎”的要求,通過改革創新、厘清思路、探索規律,加快制定形成一批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方面的“鼓樓標準”。
四是樹牢智慧理念。深度開發運用智慧城管二期平臺,推進平臺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綜合智能平臺建設,實現城市管理作業人員、作業過程、作業標準、作業績效“一張圖”,確保把精細管理標準和責任落實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實現一張圖展示、一張圖監控、一張圖調度、一張圖評價。
五、突出“五個重點”
一是突出改革創新,確保治理更到位。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補齊城市治理短板,創新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加快實現鼓樓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加緊啟動“城市管理綜合改革”,針對城市管理的薄弱環節,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先易后難、分步實施,以工匠精神推動城市治理。加快推進環衛作業體制和監管機制改革,實行“一家掃、一家清”。堅持“開放+科技”路徑,優化停車管理機制。構建完善違法建設防控治理長效機制和平臺。建立全區市政設施、園林綠化“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長效監管機制。改革城管經費由“以費養人”變為“費隨事轉、以質定費”。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店招設置備案、戶外廣告設置許可、公共經營性停車場備案、綠地占用許可等“不見面審批”服務模式。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以點切入,從點到面,以點帶面,串點成面,先行探索切口小、見效快的工作措施,從頂層設計著手,推動“美麗鼓樓”實現新嬗變。
二是突出環境衛生,確保鼓樓更潔凈。高質高標做好40%小區亭房建設,完善收運體系,加強指導員隊伍建設,推動垃圾分類邁向“自覺時代”。嚴格按照《南京市環衛作業和作業管理標準》,建立狠抓、嚴管、真考制度,構建“市、區、街、第三方”四維度共同參與的考核評價體系。開啟深度精細化保潔作業模式,加大對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清洗、霧炮灑水等抑塵作業頻次,對背街小巷實施專人定期清掃保潔,確保路見本色。按照“拆一補一、就近建設”的原則,高標準做好公廁復建和流動廁所設置工作。加強公廁、垃圾中轉站等環衛設施防疫消殺,全面做好環衛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狠抓渣土揚塵污染防治,強化“源頭、車輛、處置”管理,通過數字監管、嚴格審批、頂格處罰等舉措,確保路面整潔無污染。
三是突出市容景觀,確保鼓樓更美麗。遵循“減量提檔、安全美觀”的原則,開展戶外廣告、店招標牌專項整治,通過區街共管、兩級備案、全域監管、一店一招等措施,推動城市公共空間“顏值”提升。組建非機動車專業化管理隊伍,積極構建“總量控制+融合管理+信息監管+量化考核+動態配額”的共享單車綜合治理新模式。加大停車資源開發共享,加快推進公共停車資源改革,引進智慧停車,全鏈化解城市停車難題。開展“牛皮癬”專項整治,實現“墻到墻、邊到邊”全覆蓋清理。按照“標準化、精細化、精致化”要求,突出鼓樓特色,堅持全域覆蓋,推進市政園林綠化設施全域管養。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色,四季有花,全年常青”的目標,建立行道樹、花壇信息等大數據庫,通過APP客戶端智能管理,形成道路綠成線、景不斷的靚麗街景。按照“創新創意、突出特色、塑造精品、區街聯動、常態長效”的工作思路,以高水平規劃和系統性設計,確保城市氛圍營造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標準化開展。
四是突出智慧支撐,確保執法更有力。加強執法隊伍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化“三化”建設,加快建立區、街(中隊)互通平臺,實現從信息采集、立案受理、執行處置和結案歸檔等全程線上辦理和統一平臺、統一流程、統一標準、統一評價,推動執法工作從“業務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推行“非接觸式”執法試點,著力破解城管執法“瓶頸”,消除現場執法干擾因素,促進執法客觀公正。鞏固“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深入開展“晨光行動”,推行“紅、黃、綠”三色碼管理,常態化組織攤點亂擺、車輛亂停、店招亂設、垃圾亂扔等專項整治行動。緊抓“控、拆、管”3個環節,以新生違建“零增長”,既有違建“減存量”的目標,持續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通過“執法+普法”多維度發力,“領跑”垃圾分類新時尚。
五是突出固底強基,確保管理更高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實施“固本培元”強基工程,瞄準“好人”+“能人”,推行“1+N”培養模式,圍繞“1個崗位”專能、“N個領域”全能,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練就擔當實干的過硬本領。瞄準“帶頭”+“帶領”,充分發揮局機關“關鍵少數”作用,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建立“三個一”工作機制,實行一天一目標,一周一清單,一月一點評,局機關當好“火車頭”,跑出“加速度”,全程跟蹤服務、督辦指導,帶領全區城管條口干部職工“最大多數”明責盡責,推動實現各項工作優化提升。緊盯重點條口、關鍵崗位和薄弱環節,梳理廉政風險點,更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探索構建“制度+科技”的廉政風險防控模式。按照“一年小灶”“三年大灶”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城管系統安全生產各項任務。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治隊和“清廉機關”建設。
六、強化“六個保障”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發揮“十四五”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約束作用,按照“三年干成五年事,打造城市治理標桿區”的目標定位,迅速將“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將“時間表”變成“計程表”,聚焦短板,加速趕超,奮力為鼓樓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最前列,彰顯城管擔當、展現城管作為、貢獻城管力量。
二是強化績效管理。堅持讓城維資金“用在刀刃上”,嚴格監管城管系統財政資金安全,調整原有“兩級審批”模式,加設主管局審批、全過程跟蹤監管“兩道關卡”。建立城市綜合治理績效評價結果與資金分配掛鉤機制,引入第三方參與績效評價,通過定性定量分析,綜合運用目標比較法、現場考核法、最低成本法、市民評議法等做出綜合性評價意見。優化執法隊伍績效考評體系,通過“照鏡子、抽鞭子、罰票子、丟面子、摘帽子”五管齊下,重獎重罰,獎優罰劣。
三是強化隊伍建設。構建全區城管系統橫向交流、上下互通的干部流通渠道,樹立選人用人新風向。加強隊伍執行力建設,建立高位協調推進、問責機制,分級分類明確包干協調、權責事項清單,加大對不擔當不作為干部的處理力度。開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專項行動,著力鍛造一支戰斗型“城管執法鐵軍”,打造一支服務型“環衛保潔隊伍”,培養造就一批專業型“園林綠化工匠”。
四是強化作風建設。樹立“爭上游、爭榮譽、爭口氣”的精氣神,以對歷史、人民和鼓樓高質量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揮城管人“頭雁效應”,沖在先、做在前、帶頭干、帶領干,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層層立標桿、人人作示范,直面問題挑戰、帶頭承擔責任,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踐行城管人初心和使命,著力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的城管隊伍。
五是強化紀律保障。圍繞行政執法、行政審批、工程建設、經費使用等四大領域的廉政風險,從健全執法機制、規范行政審批流程、依法合規招標采購、嚴控經費支出等方面入手,通過自查自糾、查處整改、建立廉政反向監管機制,持續強化城管人“絕對忠誠,鐵血擔當,守住底線,不踩紅線”的紀律意識,形成廉潔從政的制度體系和廉潔高效的工作氛圍。
六是強化輿論宣傳。按照“鍛造城管之魂、凈化城管之心、規范城管之行、厚植城管之情、凝練城管之文”的思路,打造鼓樓城管文化品牌,統籌抓好線上和線下、外宣與內宣,強化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宣傳力度,通過設立城管服務崗、選樹典型人物、創作城管特色作品、工作成果展、新聞發布會、“城管開放日”等手段,創造性開展多層面、多角度、多領域的隊伍形象宣傳,推動城管隊伍社會評價持續向好態勢。
政策解讀鏈接:
http://www.ilovemusic.com.cn/glqrmzf/202104/t20210427_2898144.html
http://www.ilovemusic.com.cn/glqrmzf/202104/t20210427_289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