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00014349/2025-62881 | 主題分類: | 科技、教育 |
組配分類: | 科技工作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5-09-12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解碼2025鼓樓產學研“創新密碼”:人才、成果、協作、服務四維發力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產學研合作;港澳協同;科享鏈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解碼2025鼓樓產學研“創新密碼”:人才、成果、協作、服務四維發力
在2025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上,作為南京創新資源核心承載區的鼓樓區,正以滿格的創新勢能,從人才、協作、成果、服務四大維度,勾勒出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生動圖景。讓我們一起走進鼓樓區,探尋這片創新沃土,究竟如何為全省產學研發展注入 “強勁動能”?
頂尖專家+院士集結!鼓樓迎來全球“最強大腦”
作為駐區高校院所高度集聚的城區,鼓樓區始終與駐區高校協同創新,雙方在人才引育、創新合作等領域持續高效聯動。庫爾特?維特里希等2位諾貝爾獎得主受邀參加此次大會,成為最大亮點之一。開幕式后,兩位專家前往位于幕府智谷的鼓樓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指導交流。兩人帶來的前沿視角,將為我們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提供“最強大腦”支持。
兩周前,鼓樓區與南師大黃和院士團隊共建的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正式啟動,為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中心已成功孵化4家企業。而加拿大工程院、工程研究院雙院院士張丹——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也帶著并聯機器人與現代制造系統領域的頂尖成果亮相,這些成果未來有望在南京實現轉化,為鼓樓高端裝備產業添磚加瓦。
“頂尖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能干事,正是因為鼓樓區搭建了‘產學研用’無縫銜接的平臺。”黃和院士表示,這里密集的高校院所、活躍的科技企業,讓科研成果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港澳協同破局,6項前沿成果搭起“雙向奔赴”橋梁
“以往港澳的先進技術想落地內地,常面臨‘信息差’;現在有了鼓樓區搭建的對接平臺,我們的成果終于能找到‘用武之地’。”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展示著即將路演的技術成果。
在大會“港澳產學研對接專場”中,鼓樓高新區圍繞鼓樓區“1+2+3”產業重點,推介創新舉措和營商環境;而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自去年正式落地鼓樓以來,持續協同鼓樓區與香港理工大學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帶來6項“含金量”十足的技術成果,從地鏈技術(Landlink)賦能智能建造與智慧港口,到 AI 驅動寬禁帶半導體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再到智能踝關節機器人研發,技術成果兼具前瞻性與產業化價值,為江蘇企業與港澳高校搭建 “雙向奔赴” 的合作通道。
“我們希望打造‘港澳研發+鼓樓轉化’的新模式。”鼓樓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技術路演,香港理工大學創新平臺還將現場推介資源,讓更多港澳優質創新資源在鼓樓“開花結果”。
9項硬核展品亮相,鼓樓曬出產學研“成績單”
走進大會展品籌備區,鼓樓區的9項展品格外引人注目——從能在極端環境作業的四足機器人,到可自主攀爬球罐的檢測機器人,再到片上腦機接口芯片,每一件都彰顯著“鼓樓智造”的硬實力。
“這是庫壩系統深水病害修復作業平臺模型,突破了庫壩系統深水檢測與修補加固無人機械化全工序作業的瓶頸,實現庫壩系統深水檢測與作業技術裝備從“1”到“N”的突破。”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向參會代表展示模型工作原理和關鍵構造,模擬作業平臺水下作業過程。而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研發的大型承壓特種設備檢測機器人,更是解決了行業痛點——它能自主攀爬大型能源存儲球罐壁面,完成TOFD無損探傷、打磨噴涂等作業,大幅提升檢測效率與安全性。
在醫療與新材料領域,鼓樓區的展品同樣亮眼。南京醫科大學研發的片上腦機接口智能網絡芯片,為體外嗅覺感官系統研究開辟新路徑;南京郵電大學的氧化鎵單晶、薄膜及器件,憑借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有望成為新一代半導體器件的核心材料。鼓樓區科技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展品都是區域產學研協同攻關的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鼓樓區通過政策扶持、資源對接,讓科技成果加速“變現”。
“科享鏈”小隊精準服務,讓創新成果“落地即生長”
為了讓大會的創新勢能轉化為長效發展動能,鼓樓區早在8月就組建了“科享鏈”成果轉化服務小隊。這支小隊就像“創新紅娘”,穿梭于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機構與科技企業之間,挖掘企業技術需求近70項,成功推動水滴研究院與南京工業大學、港理大研究院與米蘭達研究院及諾唯贊、南京師范大學與塞德斯信息科技等多家單位達成技術成果對接。
“我們不僅幫企業找技術,還幫高校找市場。”“科享鏈”小隊成員定期舉辦央企合作對接會、校企技術供需對接會、“創享匯”等活動,讓企業的需求與高校的成果精準匹配。
如今,“科享鏈”小隊構建起“精準對接—活動賦能—隊伍支撐—成果落地”全鏈條服務閉環,為大會儲備了優質合作資源,讓鼓樓區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沃土”。“在這里,只要有好成果,就不愁沒機會;只要有好需求,就不愁沒技術。”一位參會企業代表感慨道。
從頂尖人才集聚到跨區域協同,從硬核成果涌現到全鏈條服務,鼓樓區正以2025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為契機,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未來,鼓樓將繼續為江蘇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 “鼓樓方案”、注入 “鼓樓動能”,在創新發展的賽道上 “加速奔跑、奮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