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00014349/2025-36435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新聞發布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挹江門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5-05-29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挹江門街道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 推動數字經濟集聚成勢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黨建;數字經濟;光電產業;領軍企業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挹江門街道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 推動數字經濟集聚成勢
近年來,南京市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將黨建作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動能,通過構建組織體系、優化服務保障、創新發展模式,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推動數字經濟集聚成勢、創新突破。
一、筑牢組織根基打造產業發展“紅色引擎”
擴大同城共筑“朋友圈”。打造“挹家人”區域黨建共同體,聯動科創園區與龍頭企業,形成活動聯辦、經驗聯學、治理聯動的互動機制。舉辦“惠企·合作·共贏”等活動促進信息互通,發起成立數字經濟企業聯盟,通過沙龍發布惠企應用場景平臺,組織業務交流與項目推介,以輪值制度激發共商發展活力。鞏固組織協同“融合圈”。成立覆蓋全鏈條的數字經濟產業鏈黨組織,實施“紅鏈賦能”工程,建立企業“紅色檔案”,動員企業骨干向黨組織靠攏。將園區黨員納入街道社區培訓計劃,組建“挹小宣”宣講團,打造“挹學堂”,依托市區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開展活動,激發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構建產業賦能“生態圈”。搭建“街道黨工委—黨建共同體—園區·企業”三級組織協調平臺,依托“挹企行”系列活動廣邀職能部門,圍繞科技創新、融資信貸、稅費減免等開展宣講,幫助企業學好用足政策。統籌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服務資源,集聚醫衛律志愿服務力量,開展“公共服務進園區”活動,助力員工解決生活難題。
二、完善服務保障厚植數字經濟“成長沃土”
提升精準服務能力。聚焦鏈上企業的難點、堵點、痛點,建立健全信息互通、協調會商、問題反饋機制,協助解決審批、用電、用工等方面難題,“保姆式”服務紓解企業發展后顧之憂。在高校、園區、企業間搭建平臺,支持領軍企業聯合組建創新聯合體,推進金源涉外法律服務中心載體出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企業需求與政府服務梳理任務清單,明確園區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的時間表和施工圖。充分發揮“挹”管家服務品牌效應,“一企一策”定制專屬服務方案。深化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和服務專員制度,常態化走訪服務153家規上企業、稅源前100家重點企業,“管家式”培育創新主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眼鏈主型企業研發機構轉型,實施開放創新中心計劃,完善外部創新資源融入創新生態圈的協同機制,支持領軍企業牽頭開展戰略合作。運用市級金融平臺、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金融工具和政策,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創業門檻和融資成本,完善孵化體系,提供法律咨詢、市場對接、技能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三、創新“黨建+”模式貫通產業升級鏈條
聚焦“黨建+支柱產業”強鏈。立足資源培育頭部平臺企業,亞信科技在5G、云計算領域為企業和政府提供數字化運營服務。推動傳統行業創新發展,中國石化江蘇石油分公司以“綜合能源+數字經濟”推進“氣氫電”布局。聚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大企業培育扶持,江蘇省燃料集團以數字經濟為抓手轉型,2024年銷售額達189億元,同比增幅153%。壯大“黨建+優勢產業”延鏈。聚焦關鍵領域加大科創投入,打造差異化優勢。南京康尼電子加強PHM技術研究與門控產品自主創新,推進軌道裝備國產化。圍繞5G、芯片等重點領域謀劃未來產業,揭牌紅五月光電產業集聚區。江蘇鈮奧光電總部落戶,構建研發平臺,填補國內外空白,團隊成果入選2022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打造光電產業集聚高地。盤活“黨建+創新載體”補鏈。深化與南財、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合作,挖掘校友資源,提升財大科技園與福建路老校區資源利用率。圍繞街道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建設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快科技園區建設,推進國睿科技園項目土建,謀劃定淮門1號地塊特色創新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