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00014349/2024-99411 | 主題分類: | 科技、教育 |
組配分類: | 科技工作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4-12-23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鼓樓區召開高校院所黨建聯席會暨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會議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協同創新發展聯盟;高校院所黨建聯席會;校地協同;成果轉化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鼓樓區召開高校院所黨建聯席會暨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會議
12月19日,鼓樓區高校院所黨建聯席會暨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會議順利召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15所駐區高校領導,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8家科研院所領導,五礦證券等龍頭企業代表,產學研合作平臺負責人,團市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領導,鼓樓區四套班子領導及區內相關單位負責人,駐區高校相關部門等共約180人參會。
回首合作路,碩果滿載啟新程
鼓樓區委常委、副區長郁健回顧了鼓樓區高校院所黨建聯席會暨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成立一年來黨建引領校地融合推進情況。與南大、東大、南郵等高校合作共建的各科創平臺創新能級凸顯,科創成果斐然。今年又與南京師范大學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與中國藥科大學共建的轉化醫學研究院落地運營。與江蘇開放大學推進“算法名區”建設,南大碳中和研究院賦能“雙碳”創新發展集聚區建設,產業創新持續深化、全面起勢成勢。建立高校院所屬地服務保障專班,“一校一清單”支持高校建設、助力院所發展。
近年來,鼓樓區深化“一校一品一特一園”機制,會上進行了案例分享。南京藝術學院副校長呂少卿介紹,南藝與鼓樓區共同舉辦“520”嘉年華活動,已推出免費展演400余項,成為江蘇藝術教育和南京的文化名片。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時丹介紹,通過“學子雁回工程”和“兩團”隊伍建設,已累計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60人,建成平臺載體13個。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和介紹,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雖剛起步,已獲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3項,與多家單位簽訂轉化合同。石城實驗室副主任張宇寧介紹,實驗室研發出業界首款PVG全息光波導AR眼鏡、超高清豎屏攝像機等產品,在龍年春晚、巴黎奧運會等重大活動中應用。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楊勇介紹,轉化醫學研究院在慢性乙肝治療mRNA原創藥物等新藥研發領域取得突破。南京大學教授、江蘇鈣鈦礦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譚海仁表示,將發展鈣鈦礦光伏技術,推動鼓樓“雙碳”創新發展集聚區建設。
政策來助力,成果轉化更暢通
為進一步激發鼓樓區科創活力,充分挖掘并高效利用高校院所科技資源,鼓樓區率先出臺《鼓樓區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九條措施》。通過推動境內外高校院所依托優勢學科新設立創新平臺、支持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擴大技術經理人隊伍、鼓勵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設立成果轉化基金等系列舉措,切實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關鍵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簽約深合作,共建結出豐收果
鼓樓區政府與中國藥科大學、五礦證券達成合作,將著力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區教育局與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就“貫通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合作”達成合作,第二十九中學作為實踐基地,將共同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區文旅局與河海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相關部門就“文博資源校地融合”達成合作;團區委與15所高校團委圍繞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和地區青年工作達成合作;聚焦鼓樓“1+2+3”現代化產業體系,華能江蘇、云知聲等企業與高校院所進行了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
鼓樓區醫療資源豐富,集中了全省近40%的高校醫藥科研實力。為充分發揮轄區資源優勢,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此次會議上,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3家醫院加入聯盟,為聯盟注入新活力,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交流促發展,校地協同再賦能
會上,各高校院所圍繞校地融合進行建言交流。其中,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云松建議校地深化人才、智能AI等領域的合作;東南大學副校長邱海波建議共同打造醫藥創新領域高地;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郭宇鋒希望攜手打造低空智能產業和低空智聯網概念驗證中心;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建議共同建設好南工大科技廣場,探索虹橋硅巷和電光源所園區的高效利用;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華桂宏建議共同打造現代服務業聚集區與相關產業研發基地;南京工程學院校長張仰飛建議共同打造好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中心;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院長徐國華建議鼓樓區協助二師范做好草場門校區環境品質提升;江蘇開放大學黨委書記荊晅建議共同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老年學習和老年教育的示范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戴濟群建議與南大、東大、河海等駐區高校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水谷。新入盟單位代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執行院長黃英姿建議共同做好生命健康服務保障、培養醫學人才。河海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省人民醫院等高校院所也紛紛表示,希望校地雙方加強合作,深化校地、校企、校校融合,實現雙向奔赴、雙向賦能。
最后,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對后續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持續加大溝通對接力度。進一步加大常態化溝通協調力度,每季度研究推進具體工作,尋求更多潛在加盟單位和合作伙伴,促進聯盟工作提質擴容增效。二是鞏固提升項目合作質效。進一步發揮已有平臺作用,圍繞算法名區建設和綠色經濟、健康經濟發展挖掘更多合作項目,提升科研成果項目化產業化水平。三是不斷優化屬地服務保障。進一步建強高校院所屬地服務保障專班,有效加強聯絡對接,及時回應校區建設改造和人才落戶、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方面需求,為聯盟成員單位創造更好環境。
下一步,鼓樓區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密結合區域優勢資源和高校優質資源,繼續以高校院所黨建工作聯席會為引領,以協同創新發展聯盟為支撐,以更加創新的思維和務實的舉措,大力支持駐區高校院所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共建高水平科技人才平臺和創新基地,培育新質生產力,壯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校地合作提質提效、走深走實,打造高水平校地融合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