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2998015/2018-00003 | 主題分類: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 |
組配分類: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 體裁分類: | 報告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發展和改革局(區經信辦) | 生成日期: | 2018-01-25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關于鼓樓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關于鼓樓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關于鼓樓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周瀚生
2018年1月2日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會議作《鼓樓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全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7年,是鼓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時期。一年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緊扣“一個高水平建成、六個顯著”奮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目標達到預期。區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103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基本完成,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10項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全部完成。全區計劃執行主要呈現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
預計(下同)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0億元,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1.83億元(截至12月25日快報數),直比增長8.2%;稅收收入完成188.54億元(截至12月25日快報數),增長1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5億元,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73億元,增長10%。實際使用外資、外貿出口分別完成2.6億美元、29.5億美元。新增到賬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60個,實際到賬注冊資金44億元,新增地區性總部或行業龍頭企業10家。
(二)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堅持產業優化升級,三產比重進一步增加,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190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92.5%以上。聚焦商務商貿、軟件互聯網、文創旅游三大產業,突出規劃引領,強化載體帶動,三大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加快湖南路、中央門商圈品質重塑,強化招商引資,商務商貿服務業實現收入增長16%左右、稅收增長15%;依托江東軟件城、模范路科技創新街區、幕府山新產業區,積極對接軟件百強企業,軟件信息和互聯網業實現收入增長25%左右、稅收增長15%;加快推進環南藝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建設,實施全域旅游品牌提升計劃,文創旅游業實現收入增長15%左右、稅收增長15%??偛繕怯罱洕尚黠@,新增億元稅收樓宇1幢,特色樓宇2幢,全區規模樓宇稅收增長高于全區稅收增長目標2個百分點。
(三)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創新創業企業引進、高端人才扶持力度。新認定科技創業企業8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18家,引進科技型企業400家,新增孵化器在孵企業90家、畢業企業10家,發明專利申請量達3230件、授權量1300件。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53個,市級以上眾創空間比例達76%,區級以上研發機構企業數達15家。民營經濟發展活躍,新發展民營企業5000戶、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達300億元。
(四)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提升
著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北祥路等新建、續建道路進展順利,4條道路開工建設,8條道路貫通、竣工。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華僑路等5條干道整治、老城保護行動計劃、薄弱街巷環境整治、老舊小區出新等項目全面完工;開展730個排水達標區建設;加強轄區內工業企業廢氣、廢水排放日常管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控制在市下達的指標范圍內;北河口水廠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大氣污染防治、非工企業碳排放、年度減排目標任務完成率均達100%。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文景花園三期主體驗收,金達花園二期主體完工,幕府南路北側地塊、張蔡路東側地塊完成征收。
(五)社會事業保持協調發展
全面落實各項富民增收政策措施,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帶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9600元,增長8.8%。積極促進就業創業,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3萬人,實現再就業1.66萬人,援助困難人員就業328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811人,培育自主創業者4200人,創業帶動就業2.9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0%以內。強化富民政策托底,社保水平持續提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凈增繳費人數3210人,五項社會保險征收總額達34.74億元,困難家庭醫療救助比例達95%。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養老機構新增床位達800張、每萬人擁有登記社會組織數15個,新建居民實用電子健康檔案20萬份,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務體系覆蓋率達98.5%。教育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三牌樓小學改造完工,實驗幼兒園主體施工,困難群體家庭子女入學資助覆蓋率達100%。文化惠民內容豐富,舉辦藝術節系列活動2260場、參加112萬人次,組織體育活動341場次。深入推進平安法治,推進150個智能技防小區建設,調解矛盾糾紛6900件,成功率達99.8%,進京非訪登記同比下降55%。
2017年各項重點目標任務得到較好完成,為全面建設“強富美高”新鼓樓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還存在一些影響和制約鼓樓發展的薄弱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和發展動能轉換的步伐還不快,三大重點產業總量規模、速度質量還需要加快提升。二是區域資源優勢未能充分釋放,“兩落地一融合”需要抓緊落實抓出成效;三是受主、客觀因素影響,部分重大項目、重點載體進度較慢。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快培育經濟增長動能,著力補齊發展“短板”,積極應對轉型升級攻關期,實現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提速換檔。
二、2018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總體思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扣省、市黨代會確定的目標要求,落實區第二次黨代會明確的重點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鼓樓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加快實現“首善之區、幸福鼓樓”。
——基本原則。把握定位,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重點安排綜合發展目標、功能導向目標、基本保障目標,目標設置兼顧科技創新、產業優化、城建城管、生態環境、開放發展、民生福祉等各個方面。注重銜接,將“十三五”規劃明確的中長期總體目標與年度計劃安排相結合,形成倒逼機制,將市考核目標和“對標找差”需要追趕的目標納入目標體系,確保有效落實。積極進取,充分考慮指標增長空間與可能,目標值設置保持一定的難度和強度,以體現奮斗性。
根據上述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初步安排2018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67項,其中綜合發展目標7項、功能導向目標53項、基本保障目標7項。
(一)綜合發展目標
1、主要經濟指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2、規模提升指標
——商務商貿業收入增長15%,稅收增長15%。
——軟件互聯網業收入增長20%,稅收增長15%。
——文創旅游業收入增長15%,稅收增長12%。
(二)功能導向目標
1、培育創新主體和新動能,實現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體系,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高新技術產業規模達16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42家,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家,新認定科技創業企業85家。推動高?!皟陕涞匾蝗诤稀?,強化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50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新引進市級高層次創業人才14人,人才資源總量達50.71萬人。
2、優化產業結構和城市功能品質,實現協調發展。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當年推進鼓樓創新廣場等在建及新開工項目,華貿中心等儲備項目加快前期準備。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統籌推進北祥路、山西路等一批道路建設及干道整治,實施水佐崗、華僑路等核心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和鐵北片區更新改造。全面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不斷增強發展后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占GDP比重達93%,金融業增加值達129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200億元。
3、打好生態環境改善攻堅戰,實現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剛性落實“263”環保專項行動方案,全面推進大氣污染、水體污染預防治理,河長制目標任務完成率達100%,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達70%,實施城北護城河等河道綜合環境整治,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強化污染源管控,北河口水廠水源管理、輻射源管理達標率達100%。提倡低碳發展,不斷促進節能減排,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
4、不斷強化經濟內外聯動,實現開放發展。持續提升外向型經濟競爭力、影響力和發展質量,外貿出口完成198億元,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6.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達2.5億美元,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達39億元,省服務業名牌達15家。全面推進總部經濟能級提升,新增世界500強設立法人企業、分公司及分支機構數量1個、地區性總部或行業龍頭項目數11個,新增億元樓宇1幢、特色樓宇2幢。
5、促進富民增收和民生保障,實現共享發展。著力解決居民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大力度增強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幸福指數,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強化就業扶持,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59萬人,實現再就業1.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以內。提升社區服務,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8張。全面發展科教文衛事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達市目標,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8%,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1500平方米、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達3.08萬平方米。
(三)基本保障目標
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確保區域社會和諧穩定,城市和諧社區合格率達97%以上,創成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安全生產年度目標完成率達100%,單位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049。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食品藥品檢測合格率達98.3%,各級文物巡查率達100%。
各位代表,2018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鼓樓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要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不斷開拓進取、彰顯擔當,為“首善之區,幸福鼓樓”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