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00014349/2019-05007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組配分類: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 體裁分類: | 公告 |
發布機構: | 鼓樓區發展和改革局(區經信辦) | 生成日期: | 2019-01-16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鼓樓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公共預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收入;城鎮就業人數;地區生產總值;經濟指標;目標任務;研發機構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鼓樓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周瀚生
2019年1月3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會議作《鼓樓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全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各項決策部署,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全區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各項目標有序推進。區二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67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63項目標完成或基本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4項目標或部分子項未達預期,目標完成率達96.3%。全區計劃執行主要呈現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預計(下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0億元,增長5.2%;全區187個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實現投資21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8%;外貿出口200億元,服務貿易進出口額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新增地區性總部或行業龍頭項目11個,新增到賬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50個,實際到賬注冊資金48億元。
(二)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取得新進展。高企培育“量質雙升”,全年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產值16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累計達196家,研發投入15億元。落實校地融合,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52個,新增新型研發機構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以上,新入駐眾創空間企業和項目達150個。全面建設知識產權強區,發明專利申請量379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1340件。強化人才引進,65人入選區級高層次創業人才,新引進科技頂尖專家1人、創新型企業家3人,人才資源總量達50.78萬人。加快高新區建設步伐,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120億元,高企總數累計111家,新增新型研發機構5家,發明專利申請量235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1172件,均達全區總量的60%以上。
(三)主導產業優化升級質效顯著。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4.4%,金融業增加值達129億元。著力打造全市商貿商務產業創新發展核心區、轉型升級樣板區,全面推進“一軸一帶三街區”[1]建設,商務商貿業收入增長15%以上,稅收增長15%以上。推進物聯網、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云計算、北斗衛星應用等高端領域集聚發展,軟件互聯網業收入增長20%以上,稅收增長15%以上。實施“文旅鼓樓”發展戰略,加快“環南藝”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建設,文化產業收入增長15%以上,稅收與去年持平;旅游業收入增長15%以上,稅收增長12%以上。產業載體建設有序推進,50個產業實施項目、24個前期項目年度目標完成率超90%,鼓樓創新廣場主體封頂,南京長江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一期)永寧街項目交付,中儲電子商務區(一期)投入運營。
(四)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全面提升。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263”專項行動、黑臭河道整治、河長制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率達100%。落實減排舉措,全年新建雨污分流片區333個、“回頭看”片區238個,完成污水主次干管鋪設達5公里。強化源頭管控,北河口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醫療危廢安全處置率、輻射源管理達標率達100%。加快建設城市基礎設施,57項城建項目完成率達91%,鐵北片區市政道路進行收尾,下圩河一期、城北護城河水環境整治提升竣工。著力提升精細化建設管理水平,10項城市長效綜合管理項目、82個老舊小區出新項目、100條街巷整治全面完成。
(五)富民惠民和社會保障扎實有力。就業創業渠道進一步拓寬,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1萬人,實現再就業1.6萬人,培育自主創業者4800人,創業帶動就業2.7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5%以內;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5萬元,增長8.9%。落實富民政策托底,低保戶、低保邊緣戶醫療救助報銷額度提高到90%,困難家庭醫療救助比例達95%。教育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監測綜合得分93.52分,位于全省前列;14項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學前3年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公共服務均衡發展,新增養老床位數3277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8.2張;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分別達1740平方米、3.11萬平方米,開展各類文化活動2460場。社會保障健全覆蓋,法治建設滿意度達97%,和諧社區建設合格率達97%以上,食品抽檢達3900批次,藥品檢測合格率超98.3%,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通過國家民政部專家評審委員會結項評估驗收。
總體上看,2018年全區計劃目標基本實現,為推動鼓樓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關注。一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雖然高于市目標,但仍與預期增幅有一定差距;二是受征收手續辦理和招投標等程序性因素影響,少數城建、產業項目沒有達到進度。對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研判,科學編排,提高明年計劃安排的合理性。
二、2019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一)總體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市、區委部署,以對標找差、創新實干、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二)基本原則。目標體系貫徹省、市要求。將省、市高質量發展目標、爭先進位、追趕超越目標、區“十三五”規劃明確的目標與年度安排相結合,確保省、市、區各項指標任務得到有效落實。目標設置貼近區情實際。考慮我區發展需要,聚焦短板弱項,統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與管理、對外開放、社會事業、基本保障等各個方面,安排年度指標、任務和重點工作。總量經濟指標安排與宏觀經濟形勢相適應。結合省、市對總量經濟指標的初步考慮,把區指標設置在合理增長區間,增幅高于全市水平、高于大部分地區,保持一定的難度和強度,自加壓力體現奮斗性。
根據上述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初步安排2019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70項。
(三)主要指標安排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達290億元;
——外貿進出口總額350億元;
——實際利用外資額2.5億美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92%;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單位建設用地稅收收入66億元/1000公頃;
——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細顆粒物(PM2.5)濃度達市目標;
——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6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以內。
(四)重點任務安排
為支持上述目標實現,安排八個方面59項重點任務:
1、圍繞創新名城建設,提高創新創業成效。新增簽約新型研發機構10家,通過市級備案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58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18億元。落實產權保護,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850件,PCT專利申請量75件。強化校地融合,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50個,新增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技術合同成交額50億。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高層次創業人才206人,累計集聚科技頂尖專家3人,培育創新型企業家11人。
2、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安排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92%,確保總量經濟實現平穩增長。重點培育主導產業發展壯大,高端商務商貿收入增長10%、軟件業務收入增長14%、文化旅游收入增長15%、航運物流收入增長10%、科技服務收入增長10%。
3、持續推動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塑造省會核心區品質形象。全面落實市、區城建計劃,繼續推進北祥路一期等道路建設,實施33個老舊小區出新,完成44條街巷精細化管理整治工程,老舊小區整治面積達112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面積達5萬平方米。落實土地資源利用管理,建設用地地均GDP達222萬元/畝,存量土地供應比率達50%,單位建設用地稅收收入66億元/1000公頃,地下空間利用總量達735萬平方米。新建項目海綿城市[2]建設達省、市目標。
4、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萬元GDP能耗、用水量下降4%,強化揚塵管控,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目標完成率100%,完成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天數比例、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目標任務。落實污染源管控,北河口水廠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全區醫療危廢安全處置率、輻射源管理達標率100%。
5、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促進合作共贏新格局。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35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5億美元,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實際利用外資總額比重50%,服務外包執行額87億元,其中離岸執行額41億元,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8.8億美元,留學回國人員1800人。
6、強化民生社會保障,提高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和居民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新增高技能人才670人,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68萬人,實現再就業1.11萬人。加強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蓋率達23.5%,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數比例達90%,每萬人接受法律援助數13個。現代教育發展水平達90%,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率75%。每千人擁有醫生數7個,每萬人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4人,醫藥價格綜合改革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人均體育設施面積達市目標,居民綜合閱讀率達95%,持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7、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地區和諧穩定。完成市下達群眾安全感、法治建設滿意度、網格創建達標率目標任務,安全生產目標率100%,億元GDP事故死亡率不高于0.035,食品安全工作目標完成率達96%以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8、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實現各領域攻堅突破。抓好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兩落地、一融合”、污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提升、重大項目推進、招商引資、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城市國際化等八個推進辦市、區工作任務落實。鼓樓高新區各項指標在全市實現爭先進位,下關濱江商務區管委會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取得突破,鐵北地區改造提升工程指揮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取得實質性進展。
各位代表,2019年,我們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聚焦核心任務,狠抓目標落實,為高質量建設“首善之區、幸福鼓樓”而努力奮斗!